期刊导读

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走出质性研究的三个误区—

2022-05-25
文章目录

一、描述性误区

二、特殊性误区

三、去情境化误区

四、结语

文章摘要:质性研究是一种在社会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并在青年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一些研究者在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时却陷入某种误区,并因此降低了研究质量,导致一些学者拒斥质性研究方法,甚至遭到某种程度的“鄙视”。造成这样的结果通常由于研究者在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时做得不够规范,容易陷入三个误区:描述性误区、特殊性误区和去情境化误区。描述性误区是指一些质性研究只停留在对研究对象的经验描述,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特殊性误区是指研究无法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连接起来,无法从特殊上升到普遍;去情景化误区是指对某种现象进行研究时,未能把研究对象与社会情境或历史情境联系起来分析。为了切实提升质性研究的质量和声誉,针对质性研究出现的三个误区,提出解决之道:一是注重理论构建;二是注重从特殊上升到一般,追求类型普遍性;三是注重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改线性研究模式为循环研究模式。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王宁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论文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2.03.004

论文分类号:C913.5

上一篇:政党及群众组织论文_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下一篇: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对青年的计算文本“远读”